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80314/6100102.html中医古今书籍在线/离线阅读
文章来源/网络整理
导读:
不少人去看中医时,舌头一伸,总是被说:“有湿气”。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同学们,中招几率更高。有湿气怎么办呢?当然是要祛湿,一说起祛湿,很多人马上想起薏米红豆,天啊,真为你们担心!首先,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湿气?
什么是湿气?
湿气,水液代谢产物,中医分为水、湿、饮、痰。湿气的特质:性属阴寒,易伤阳气,其性粘滞,阻滞气机,缠绵难去。
湿气的来源
简单来分,湿气有两个来源:外湿和内湿。外湿来源于外界气候,所以沿海城市者,体内多湿气;至于内湿,主要来源于脾虚,脾胃虚弱之后,不能够运化吃进去的食物,这些没有被运化的食物,堆积在体内,生成了湿气。脾虚生湿气,湿气又会加重脾虚,形成恶性循环。
怎么祛湿才正确?
物理学中,关于水汽蒸发速度的三个决定因素:气温,气流,面积。祛湿的道理,是一样的,不过在中医理论里,“气温”对应“温法”,“气流”对应“理气法”,“面积”对应“发汗法”。
湿气性属阴寒。《内经》说:寒者温之;《伤寒杂病论》说:痰饮当以温药和之。说明,温法是治疗湿气的根本大法。
人体内气走得不顺,容易生湿气。湿气又阻碍气的运行,形成恶性循环。久坐之人易生湿。所以祛湿,要理气,要让全身气血通畅。
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。让湿气,通过出汗的方式,从体表的每一个毛孔散布出去,扩大湿气去除的通路和面积。
为什么说“祛湿别再迷恋薏米红豆”?
我们来看红豆薏米粥属于上面三种的哪一种呢?
都不是!
祛湿要温,红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;祛湿要理气,但红豆薏米皆寒,寒性的药物会影响气的运行;祛湿要发汗,红豆和薏米都不能发汗;另外,祛湿还要健脾,炒过的薏米才能健脾,因为炒用能够减轻它的寒性,但红豆健脾的作用微乎其微。但红豆薏米粥的常见做法,就是将红豆薏米加水熬煮,然后喝汤吃豆
这种做法正确吗?
这样的做法和喝法,有四点错了!
01红豆错了
中医里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,红豆养心,赤小豆祛湿;从形状上看,红豆比较圆,赤小豆是细长的。
02薏米错了
薏米祛湿虽好,但寒性太重,直接煮来吃,会伤脾,脾是负责运化湿气的,脾伤了,湿气更加挥发不出,越想祛湿反而越湿。
03煮法错了
赤小豆、薏米仁很难煮烂,最好用热水浸泡一小时后再煮,否则营养很难出来,但很多人往往都是直接煮。
04“光祛湿不健脾”错了
上面刚讲过脾与湿气是对“好朋友”,脾虚了,湿气会加重;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;所以要祛湿,需要同时健脾。
红豆和薏米,本身的确具有祛湿的功效,但真的要祛湿,必须要跟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的药,搭配起来才行的,搭配什么好呢?
芡实!
芡实性平,具有益肾固精,补脾止泻,除湿止带之功效,常用于遗精滑精,遗尿尿频,脾虚久泻,白浊,带下。芡实、赤小豆、炒熟的薏米三者搭配,既健脾又祛湿。
薏米红豆粥的其它妙用
◆加桂圆
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,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桂圆同煮。桂圆甘温,能开胃健脾、安神补血,能振奋心阳,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、中气十足。它特别适合强脑力劳动者,也很适合中老年人。
◆加莲子
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、失眠,或者脸上起红疹、痘痘,这都是心火过旺、湿热内扰所致,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莲子同煮,或者两种都加。
用莲子的时候,要去掉里面的心。当然,如果嫌这个粥没有什么味道,还可以加点冰糖。在各类糖中,只有冰糖是凉性的,能清心火。
◆加百合
百合能润肺、养颜,又能清心火、安心神。莲子最能养心、清心火,同时又能健脾、补肾,但是莲子稍有滞涩作用,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可以用,但体内淤滞较多的肥胖者恐怕就不宜用了。
◆加生姜
如果着凉感冒了,或是体内有寒,胃中寒痛,食欲不佳,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几片生姜。生姜性温,能温中驱寒,健脾和胃。注意,生姜不可多放,多放就使粥变得辛辣了。
◆加红糖
如果想在这个粥里加点调味品,那就只能放红糖了,红糖也是性温的。
◆加大枣
值得一提的是,妇女产后的保养时,喝这个粥要去掉薏米,可在其中再加点大枣,大枣能温中、健脾、养血,是非常适宜的。
◆加黑豆
肾虚的人,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黑豆。因为黑色入肾,而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,是补肾的佳品。
◆加*豆
现在人们常说的脚气病,是典型的湿热下注。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*豆,食其粥,同时用熬出来的汤洗脚。内外同治,效果甚佳。
◆加生梨
如果咳嗽,还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~2厘米见方的小块儿,加入薏米红豆粥中同煮,可以润肺、化痰、止渴。
◆加山药、南瓜
山药和南瓜,也可以放在薏米红豆粥中同煮。山药是补脾胃的圣品,而且能强肾固精,润肺益气。南瓜能补中益气,还能消炎、止痛、杀虫、解*,对保护胰脏、预防糖尿病来说,是非常好的东西。
除了红豆薏米粥,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、味,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,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。这样,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有医院就医
人体疾病的真相!(深度好文)★★★★★★
春夏养阳话养生
花椒:医生用它作良药,你却把它当调料!★
睡前拍15下肚子,一夜瘦7斤,*排了,便通了,腰也细了,皮肤又白又嫩!★★
李可老中医谈学习《伤寒论》的体会
肺痨(2)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刺要论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刺要论
医生都羡慕:有这8大身体状况的人,说明你特别健康!★★★★★
举手之劳养护“人体的将*”让你无病一身轻★
内经养生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逐个说★★
孙秉严治癌验案
再谈阴阳辨证的价值
腰扭伤急救宝典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脉解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脉解
阳气足百病消,这些方法让你远离寒湿,阳气十足★★★★★★
高血压的中医认识★★
它是中医上的“妇科圣药”,20-80岁的女性都能用得上!★★★
艾灸后背,人活百岁!灸透脊柱上的“三关”百病皆可除!现在知道还不晚★★
孙秉严独创辨证方法——三印、两触、一点
肺痨(1)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大奇论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大奇论
千万不要等到了五级寒湿的时候再去调理!★★★★★
老中医总结:哪里有病一看就知道(通俗易懂,实用收藏)★★★
春天的野菜都是天然药,10种应季野菜及药效!★★
儿童肥胖症中医如何干预?
小儿咳嗽,怎么办?
慢性支气管炎咳血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奇病论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奇病论
喝出肾衰竭的饮料,中国人却经常喝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生姜这样用,远离大病和癌症,血栓一辈子不上身,健健康康活到老!★★★
最简便补气法,你学会了吗?★★
国宝级十大名方,能治病能滋补,祛湿寒、化血瘀,家家必备!★★★
世界公认的十大短命习惯和长寿习惯公布!你的选择是?★★
气血不正,五脏皆病!中医调气血五大步骤!★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病能论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病能论
中医解梦,比“周公”靠谱!★★★★★★
这一种叫“春困”的困,该如何才能化解?
简易疗法妙止牙痛
“关脉如豆”说癌症
咳血
支气管扩张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厥论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厥论
癌症是“省”出来的:肿瘤院士一语道破真相!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肝、肾、脾虚不虚,看腿就知道★★★★
人体经络的走向动画图,值得收藏★★★★
儿推专家教您轻松应对婴幼儿湿疹
支气管炎3例
年3月文章汇总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痿论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痿论
什么样的人会得癌症?请记住治疗癌症的灵丹妙药★★★★★
春季养生话足浴
爱吃香椿的注意了!!!★★
伤寒概论:如何学习中医、中医历史演变、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
身体出现5个迹象,提醒你吃盐太多了!★★
哮喘性支气管炎(2)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痹论
《*帝内经·素问》痹论
《伤寒论》在线阅读
《爷孙俩的中医故事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★★★★★
人体穴位大全
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?收藏这篇就够了
医院“代煎药”的猫腻!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中国第一部全面《急性心肌梗死》防治电影,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中药炮制知识
中医传统治法
中药学知识
中药基本理论知识
年3月文章汇总
年2月文章汇总
年1月文章汇总
年12月文章汇总
年11月文章汇总
年10月文章汇总
年9月文章汇总
年8月文章汇总
年7月文章汇总
欢迎